随着科技的发展,鬼丸御魂搭配阵容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
mad dog 类别:现代刀具 卡巴1217 类别;美国军刀 博弈 类别;美国杀猪刀(乱想的类别) 巴克110 类别; 折刀 肥厚守 类别 日本传统折刀 其实搜一下会有很多。。
而且一般分类是 按用途 厨刀,生存刀,军刀,战刀,日用刀,特殊用途刀具
按刀型 小直刀,中直刀,大直刀,折刀,弹簧刀。。。
刀尖 水滴头,t头,,,,
能否介绍一下日本古代著名的刀?比如菊一什么的
1.名物大典太光世:刃长66.1CM,刀的弯度大,外形很有气魄。平安后期筑后国刀匠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
刀铭:三池光世
2.数珠丸恒次:找遍所有相关资料都是一句话“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日莲上人所有”。从刀的名字上分析,“数珠丸”表示和尚用的刀就像平常挂在脖子上的念珠一样,类似中国的戒刀。至于“恒次”就不好分析了,日本刀的名字很乱套,有正式名称,有别号,刀工的名字,执刀者的名字,甚至不少名刀都是因为被杀者而知名。日莲上人是日本镰仓幕府时代最后一位宗教改革家,而且也是一位最富於战斗精神的宗教实践者,创有日莲宗。
3.童子切安纲:太刀,刀身长80厘米,形状似古刀,直刃,刀幅、刀锷2.9厘米,刀尖1.9厘米。由伯耆国的刀匠安纲打造。源赖光用此刀斩杀大江山中名叫酒吞童子的鬼神之后,由此而得此名。这柄刀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继使用过,现在也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4.三日月宗近:相传是山城国刀工三条宗近所作的刀。沿刀纹排列有半月形模样花纹,因此而得此名。关于此刀的其它事迹也如“数珠丸恒次”一般,相关资料皆语焉不详。
5.鬼丸国纲:锻冶匠国纲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相传镰仓幕府的第一个将军北条时政在梦中以此刀砍下鬼首而得名“鬼丸”,成了北条家的传家宝。北条家灭亡后,被新田义贞和足利将军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当时的当权者所拥有,且被他们视为天下的名刀,明治时代被天皇收藏,流传至今。
◆ 传说中的灵剑
1.天业云剑:此剑就是超级闻名的草剃剑。剑身通体白色,长二尺七、八寸,剑刃的样子象菖蒲叶,和中国剑的类型相似,剑身很厚,剑柄的装饰犹如鱼的骨节。此剑和八尺琼曲玉、八尺镜并为日本三宝。传说为须佐之男杀死八岐大蛇时,从大蛇尾巴内发现的神剑,就连日本诸神使用的十握剑都有所不如。因为八岐大蛇的头上经常有云覆盖,所以这柄剑被称做业云剑(天是尊称),又因为这柄剑能自己出鞘砍草,所以得到“草雉剑”的别名。据说天业云剑有实物,但在源平合战时,安德天皇溺水身亡,天从云剑随之沉入海底。
2.十握剑:相传是日本创世神依邪那崎的配剑,据说得名的原因是剑身有十拳长。须佐之男用来斩断八岐大蛇的就是这柄十握剑,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羽羽斩。天是尊称,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说天羽羽斩就是斩断大蛇的圣剑的意思。在《日本书记》中还有另一个称呼是天蝇斫斩,起因是苍蝇飞到剑刃会被剑气所伤的传言。这柄剑在砍碎八岐大蛇时与天从云剑相击而损毁。
3.布都御魂:是建御雷神的配剑,在《古事记》中是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在《日本书记》中叫做师魂,《源平盛衰记》中叫做布流剑。明治时代的大宫司菅政友挖掘禁地石上神宫,确认了这把传说灵剑的存在,此剑现在还在石上神宫作为主祭品供奉着。但是,据说在鹿岛神宫还供奉着另外一柄布都御魂,是一柄很长的单刃直刀,刃的长度达到七尺四寸(224厘米,含剑柄达到270厘米)。具有区别于普通长剑的威严感觉,而且剑身比较细长,剑锷也只有4.2厘米宽,剑刃前端2.8厘米。这柄剑现在被定为国宝,公开让人们参观。
4.鬼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原名髭切,与另一把名刀膝切配为一对。据说手持两刀攻击的时候一刀攻击面门,一刀攻击膝盖,因而得名。后来两把刀传到源赖光手里,他将其中的髭切交给渡边纲。传说渡边纲用髭切在五条渡口切下鬼神茨木童子的手腕,因此髭切有了“鬼切”的称呼,后来木曾义仲又用鬼切在户隐山杀鬼。再后来此刀又传到源赖朝手中,成为日本当权者才能使用的宝刀
5.蜘蛛切:原名膝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源赖光斩杀酒吞童子以后,得了疟疾而躺在病床上,用膝切斩杀了趁他得病而化身为妖僧法师,前来暗害他的蜘蛛精。于是斩杀蜘蛛精的膝切就又有了“蜘蛛切”这一别称。
6.七支刀:又名六叉之剑,石上神宫的重宝,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刀身的两边分别有三个分叉突起,造型非常特殊,刀身长65.5厘米,插入鞘中的长度是74.9厘米,刃身稍薄。作为武器来说,基本没有实战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完全不能发挥剑的劈砍作用,不仅如此,在剑柄上也没有装固定用的钉子,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剑去战场的话,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剑身飞出去。此刀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也不是因为它作为刀剑的价值,而是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7.村雨丸:又是一件游戏玩家皆知的武器,此刀拔出杀人的时候,带着杀气的刀锋会有露水。斩杀人以后,从刀锋会有水流出清洗血迹。这种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叶子一样,因此被称做村雨丸。
◆村正妖刀与正宗
1.村正:也是在游戏玩家中超级闻名的刀。“村正”并不是某一个刀工的名字,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居住在伊势(今爱知县)桑名的一群著名锻刀工匠。前后一共有三代村正,每代至少有3、4人同时使用村正为刀铭。以初代村正最为有名,初代村正是日本正宗冶炼锻造工匠的后人弟子在民间的流传分支,他的继承者也是非常优秀的锻造匠。他们的作品上都有华丽的花纹装饰,而且都锋利无比。村正属于美浓伝。这一派的显著特点是铸成的刀刃中夹杂着尖刃纹。
村正作为刀工的姓名正式登场是在室町中期,直到江户时期才有了“邪剑”、“妖刀”的称号。村正之所以被称为“妖刀”,是由于德川家康禁刀所致。首先,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与织田家作战的时候被自己的家臣用千子村正一刀劈了——从右肩一直劈到左腹,肚破肠流,死状极惨
(爽!!)。接着,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宏忠被近臣用刀斩伤了大腿,用的也是村正。后来,德川家康的嫡男信康被织田信长疑心和武田家勾通而切腹自杀,用的又是村正!再后来,关原合战中轮到德川家康自己被村正的枪斩伤了手指。所以,家康对村正极其痛恨,斥之为“不吉”的象征,下令废止村正,不许使用,持刀者都被视为藐视幕府,被处极刑。
德川家康禁刀后,妖刀的说法就泛化了,几乎所有村正都称为妖刀。但是当时有不少武士感叹于村正的锋利,不忍心将自己的爱刀损毁,就将势州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或者正宏,也或将村正的名字消去,继续佩带使用。这也是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正宗的作品带有村正特征的原因。幕府对村正的反应也使妖刀在民众中有了广泛而且离奇的传言,与德川家根本没有关系的村正怪谈也越来越多,以村正为恶源的事件在江户时代有很多的书籍记录。德川幕府末期,“妖刀村正”在倒幕派人士中人气极高,不少长州倒幕派人士都把自己的配刀刻上村正的刀铭,以示坚决倒幕,也有取个吉利之意,希望自己亲手斩了幕府将军。
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此刀在刀身上刻有龙,插入鞘中的部分刻有“妙法莲华经”文字,由此可以推断村正和日莲宗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是在永正十年(1513)锻造的刀,应该是第三代村正的作品。
势州村正:打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匠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
刀铭:村正
2.正宗:正宗属于相州伝。相州伝的名刀特点更加突出,主要是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中可见细小粒子。“正宗”铭文者也有好几位,但最为有名气的是初代相州“正宗”,就像势州村正一样,即冈崎五郎正宗,也是所谓“五郎入道正宗”。是日本刀界历史上最有名的“鬼才”。其所在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嘉历”,镰仓末期。其人制做之刀在铭者少而稀,有铭文者多为二字铭;刃文为互之目乱又小乱,地肌錵崩又汤走金线,与其他“正宗”有所不同。相州“正宗”创正宗门,其后弟子人才辈出,以至有后来的所谓“正宗十哲”。
正宗所做之刀传世不多,其中以“皆烧”刃文者更为稀少,刀刃地基纹属于“米糠肌”,即由灰白色相间的小点构成。正宗地基纹形式至今无人能仿,这也是正宗技绝于世的地方。而且德川家康禁刀后,不少武士又将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所以现在传世的正宗有一些实际上是村正。这两派的名刀传至现代都属于****国宝级的东东,极其稀有,正品几乎不传于世。尤其是幕末又有不少伪作,更是不好鉴别。
观世正宗:打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匠五郎入道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后来三成将之赠送给结城秀康,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
◆浸满了鲜血的砍人刀
1.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锋刃极长,刀身细且薄,刀柄上刻有16瓣菊花。16瓣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匠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号称一文字派的第一名刀,因为刀柄上的菊花,被命名为“菊一文字”。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2.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匠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所有,明治政府处斩近藤勇时用的也是此刀
刀铭:长曾袮虎彻入道兴里
3.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匠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闘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话被称为密宗九字印,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手印,形状奇特。原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刀铭:和泉守兼定
4.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著名刀匠九州日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后为新撰组土方岁三所有。
刀铭:堀川国广
5.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江户时代著名刀匠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刀的两侧分别铸有梅纹和竹纹。而之所以名为葵纹越前康继,据说是由于是受家康赐予德川家葵纹之名,因而改铭。成刀于庆长十一年左右。
刀铭:葵纹越前康继
6.肥前国忠吉:刀,刃长67.3CM。江户刀匠肥前忠吉所作,后来为冈田以藏所有。
刀铭:肥前国忠吉
7.长船:太刀,刃长73.63CM。又称名物大般若长光,名刀匠备前长船长光的作品。长船派视光忠为鼻祖,在长船一带很兴盛,南北朝、室町时代最为繁荣。此刀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因为大般若经刚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长光。本为室町末期将军足利义辉所有,后来经由三好长庆、织田信长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长筱合战后,家康将之赐予奥平信昌。
刀铭:长船
8.备前长船长光:野太刀,又称物干焯,刃长三尺二寸(约98.45CM),刀柄奇长,名刀匠备前长船长光锻造,为剑豪佐佐木小次郎所有。因刀整体太长(三尺九寸),所以无法挎在腰间,所以只好背负在肩上。此刀作为一对一战斗的剑客使用来说,则是十分少见的特例。
刀铭:备前长光
9.备前长船兼光:太刀,其长度超过三尺,豪华壮丽。是由备前长船派的刀匠兼光打造的。
刀铭:备前兼光
10.长船小太刀:小太刀,是备前长船派打造出的短刀。
刀铭:长船
11.影秀:太刀,是伊达政宗所喜欢用的刀。在朝鲜壬辰战争中将对方武将甚至连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称其『斩鞍』。此刀与我天朝有深仇大恨!
刀铭:影秀
12.雷切:刀,名将立花道雪的配刀。道雪被称为雷的化身,因此他爱用的宝刀也被称为雷切。传说道立花雪曾用其斩杀雷神。
刀铭:雷切
13.国光:短刀,刀身笔直而没有弯度,是由刀匠新藤五国光打造的,国光是做短刀的高手。织田信长手下的大将蒲生氏乡蒲生氏乡喜用此刀。
刀铭:国光
14.红雪左文字:短刀,相模国刀匠左文字所作,仅有一点弯度,装饰华丽。是猴关白丰臣秀吉的爱刀。
刀铭:红雪左文字
15.小龙景光:太刀,备前刀工景光所作。南北朝时期武将楠正茂的佩刀,因为剑身上有细小的龙形浮雕,因此得名。
刀铭:小龙景光
16.天国:太刀,平安时代起就流传于世的名剑,平氏讨伐藤原纯友立功后从朝廷处拜领,是平氏家传宝刀,以的双刃形状闻名,刀的弯度大,双刃占刀的大半部分,其形状怪异。
刀铭:天国
17.戒杖刀:野太刀,刀身笔直,备前刀匠国宗所作。上杉谦信喜用的刀,刀柄、刀鞘是以5尺长的自然原木制成,因此得名,后来成为了上杉家代代相传的佩刀。
刀铭:(无铭)
18.贞宗:刀,是由相模国的刀匠贞宗打造的。贞宗是初代相州“正宗”冈崎五郎正宗的义子,且完全继承了其制造风格。
刀铭:(无铭)
19.吉光骨食:太刀,由京都名刀匠栗田口吉光打造。由大友家献至足利将军,后来又经由松永久秀重回到大友家,但九州征伐后又被献给丰臣秀吉。
刀铭:吉光骨食
20.压切:刀,是织田信长所喜欢用的刀。逃到架子下的服仕茶室的小和尚,连同架子一起被织田信长用此刀给砍了,由此而得其名。
刀铭:压切
21.真恒:太刀,由备前国的刀匠真恒打造。后来,此刀被将军德川秀忠供奉于久能山东照宫。
刀铭:真恒
22.定利:太刀,是由山城国刀匠定利打造的,外形典雅,十分优美。
刀铭:定利
23.福冈一文字:太刀,此刀锋刃由宽渐狭,上有波纹,略带弯弧,由一文字派的名刀匠镰仓一文字助真打造。以前以菊一文字闻名的有则宗。
刀铭:福冈一文字助真
24.吉冈一文字:太刀,由备前国的一文字派中的吉冈一文字派的刀匠吉房打造。
刀铭:吉冈一文字吉房
25.半太刀古胁差:总长66公分,刃长44公分,板目肌理锻纹,互之目刃纹,外装典雅华丽,刀姿弯弧较大,刀鞘附有鱼子地镏金花卉小柄。
刀铭:国友
日本刀的发展从年代来看,可分5代:
1. 上古刀,经过中国唐朝学到高超的锻打技术,从公元238年~707年,这个时期的刀都是直的。现在日本奈良市某座古寺里仍然供奉着一把那个时代的名刃,从内到外与唐大刀无异。
2.古刀期,是从平安时代历经镰仓、南北朝到室町时代所造的刀,大约公元806年~1595年。这时候的日本刀在工艺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刀开始弯了,跟我们现在所见的日本刀已没两样了。村正和正宗都是那时候的作品,因此算作古刀。
3.新刀期,1596年~1803年即庆长元年至享和三年,中间经历日本历史上最多传说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名刀倍出的年代。 著名的近藤勇(新撰组组长)所佩爱刀“虎彻”的作者正是新刀第一名家:长曾弥虎彻。
4.新新刀,江户、幕末时期,1803~1876年,正好结束于明治9年的禁刀令。这一时期正是**里武士、浪人别着刀子到处溜达,动辄拔刀就砍的年代,没有战争乱世,刀剑追求像古刀的实用风格,最有名的刀往往都是饮满鲜血,甚至是自己主人的血,剖腹的人极多... (也便宜了介错的人:平白又多斩一个~ )
5.从明治9年到今天所锻造的刀剑均称为现代刀,包括抗战时期罪行累累的军刀... 至日本战败,盟军大规模收缴日全国刀剑,以期彻底瓦解武士道精神,许多历代名刀因而流入欧美。1948年由民间发起日本刀保护运动,重扬传统锻造工艺,也奠定了现代将日本刀列入美术刀剑的做法。于1953年制订做刀许可制度,日本刀作为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终于度过磨难再度得到发展。
再从外形和功能来看,日本刀可分为:
1.太刀,具有较大弯曲度,刀身长2尺(66cm)以上、3尺(约1m)以下。除了较长和弯之外,另两个重要特征就是,太刀刀装非常华丽,携带时是刀刃方向朝下悬挂于腰上,而不是像打刀那样刀刃朝上插在腰间。太刀的刀柄和刀身都比较长,利于发挥砍劈的威力,是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和平时期则在重要场合由大名或功勋武将佩戴,所以刀装相当华贵。而普通武士是不够身份拥有太刀的。在古刀期由于战乱频繁,因此造刀大多数都是太刀。
下面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天下五剑之一“鬼丸国纲”,镰仓幕府掌权将军北条家历代传刀,又被后来的各任当权者占有,从明治时代开始被天皇家收藏。
2.打刀,日本直称“刀”,大家心目中的日本刀形象大部分是来源于打刀。主要为武士日常佩带使用(浪人也是失去主子的武士),刀身长也在2尺到3尺之间,大部分在2尺5寸以下。外形与太刀相差不大,刀型弯曲度没那么大,且刀装不追求华丽。打刀比太刀多出两样东西插在刀鞘口两侧:“小柄”与“笄”。小柄就是一把装在6寸长刀鞘里的小刀,平时用来削削水果啦割个线头啥的...
至于“笄”,就有点BT了。先上张照片大家猜猜它是干嘛的~~ (这张照片找的我快吐血... )
日本古代官府曾经多次发布命令,对携带刀剑的长度做出限制,于是有很多太刀被改短,换上打刀装而变成打刀,这也是很多打刀具有太刀特征的原因。单就分类而言,从太刀与打刀的放置、携带上就可以轻易区分出来。打刀必须刃朝上横置于架子,携带则也是刃朝上。这个并非死拘泥于形式,而是有实战讲究的,因为这样最容易拔出刀进行斩击,从开始拔刀到斩出都是在加速中,更利于达成最佳的斩击效果。日本也因此产生了将拔刀与攻击一体化的拔刀术,后来更在此之上发展出居合术,一对一突然动手时有惊人的攻击效果。
除了太刀和打刀之外,日本刀还有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刀型:
3.协差,也叫“脇指”。外形长的跟打刀差不多,刀长在1-2尺间。**里武士们腰间都是插两把刀的,其中一把就是脇指。这个东西偶尔会用于近身自卫,但它最主要的用途是: 剖腹。
呵呵,日本人会专门带把刀用来自杀,皆因剖腹是武士道精神的重要环节,简而言之:赖活不如好死~~
类似于将太刀改为打刀,很多协差也是由长刀改成。德川幕府中后期那么多剖腹的,协差可是立了不少功劳,中间也有赫赫有名的“人斩”之刀呢!前面说到的那位风云人物近藤勇,就是被他自己的爱刀“虎彻”斩首的。
看看只饮自己主人鲜血的协差到底啥样:
4.短刀。有人说日本武士是用短刀剖腹的,其实只有日本妇女才是用短刀自杀(刺咽喉)。一般阶级的武士是不够资格佩短刀的,只有大名或一些功勋武将才能佩短刀,主要用于日常防身。当然偶尔也会有人用短刀自杀,但那是不够正式的。由于贵族和高层武士才能佩带短刀,所以短刀也远比协差更注重装饰,刀装上的工笔彩绘、镶嵌宝石等等不一而足,刀条往往也是由名家锻造。下面这把“红雪左文字”就是“猴子”丰臣秀吉所佩爱刀。
5.忍者刀。与一般人的想像大相径庭,忍者刀可以说是又丑又不起眼。它是直刀,基本无锋刃,只能拿来刺。加长加固了刀柄,柄上有拴长绳,可以靠在墙角踩着它**头(一拉绳子就收回来),也可以躲在水里用刀鞘当呼吸管... 在日本刀收藏中基本是不包括忍者刀的,但它也是日本刀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传奇故事和漫画中的常见道具。
6. 毛拔型太刀、大太刀、野太刀、小太刀,这些相对比较少见的刀剑,这里也提一下吧。
毛拔型太刀是平安时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刀柄与刀身一体化的刀剑,刀柄上有雕刻。而刀鞘上粘了很多兽毛,看起来就像个扫把~~ 后来就逐渐退化到神庙里去了。
大太刀又叫野太刀,太刀长过3尺都算这些,它是战争的产物,取其在马上挥舞的优势,又可作为武士们炫耀腕力与豪迈的资本,结果越玩越长。战国著名剑客佐佐木小次郎用的"长光"便是长达三尺二寸的大太刀,可他的对手宫本武藏更夸张,用了把4尺2寸的木刀斩了他而扬名史册。 战国时出现过许多超过5尺长的大太刀,而在文献上记录的最长的太刀刀长为9尺3寸。另外,现今尚存的最长野太刀,全长7尺4寸2分(约225cm),现存于新屿县弥彦神社中,为日本的国宝之一。 小日本个头不大却爱耍巨人的道具,要是一刀下去没劈着,那不就是要等死了么,赫赫~~
小太刀是刀身2尺以下的太刀,历史上曾经有人专用这种小太刀砍人,估计是想印证那句中国古话“一寸短一寸险”... 而那位宫本武藏所创的“二天一流”,则是用一把大太刀和一把小太刀配合在实战中致敌取胜,在日本武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最后再顺便扯一扯日本其他的两种长兵器,枪与剃刀
在战争中所用的枪主要就是这种:
枪头长度不一,截面扁平或3角,有锋利的刃,平时有套罩住枪头以起保护作用。漫画《花之庆次》里那位风流不羁的游侠(浪人)前田庆次,就是以使一杆朱枪而闻名。 另一位漫画中的著名人物本多平八郎忠胜的爱枪“蜻蛉切”则更加有名,传说枪完成时,有蜻蜓飞来停足于枪刃,却无法站稳而被锋利的刃口切称两半,故此得名... 传说而已,看看就好了。
另一种枪:十字枪
宝藏院大和尚创的新月十字枪没找到,有机会补上吧,不过那已经不属于战争兵器了。
剃刀就是两头加长的刀,类似于中国宋代的朴刀,主要用于实战中。
再加上《The Last Samurai》中的那种长弓和稀少的弩,日本的冷兵器基本就是这些了。要是中国的兵器估计我得写到吐血为止,可惜神州利器今已无处可觅......
新刀第一名家:长曾弥虎彻的作品
现在只要说到长曾弥虎彻,就不得不提一下近藤勇,他是历史上虎彻的拥有者中最有名的一位了。其实近藤勇的虎彻其实是把西贝货~~ 咔咔,没想到吧? 长曾弥虎彻原是位甲胄师,40岁上才开始改行打刀,他在世的时候订刀的大名们就要排长队了,动辄以天价交易,近藤勇当年还没发迹的时候是没可能买得起的,所以就被刀具店老板骗了一道。不过他成名之后还专门去那家店感谢老板卖给他一把够锋利的虎彻呢。
战刀
忍刀
铭刀
龙刀
太刀
皇刀
长曾弥虎彻
长曾弥虎彻2
长曾弥虎彻3
短刀
枪
大马士革钢
关于村正妖刀的由来:
初代村正和他的传人都是居于伊势的刀匠,作品都拥有华丽的刃纹,同时又锋锐无比。一直到战国时代,传世村正的数量都还比较多,被相当多的武士携带作战。而“妖刀”的传闻,则开始于德川家康。 这家伙的祖父、父亲,都是被身边的家臣所斩杀,所用刀居然都是“村正”;而令家康最受打击的,是他出色的嫡子信康,因被织田信长怀疑通敌而下令切腹。信康倒是从容切了下去,但原本担任“介错”(斩首者)的服部半藏却哭倒在地动不了手,另一家臣不忍信康继续受痛苦折磨,跳出来拔刀将信康的头斩下。到回去向德川家康复命的时候,家康突然问了一句“介错用的什么刀”,答曰“势州村正”,家康脸色大变... 到后来关原合战时,家康的手指竟然又被村正的枪所斩伤。于是这老小子平定天下之后,立刻宣布村正是妖刀,下令毁损所有村正刀、枪,藏匿村正者都被视为藐视幕府,处于极刑...
有些武士不忍爱刀被毁,于是将“村正”刀铭磨去,或改为另一把号称“王道”的名刃刀铭:“正宗”。在整个德川幕府时期,村正被传为德川将军家的克星,各种诡异的“妖刀”传说也层出不穷... 到了幕末时期,不少倒幕派武士将自己的佩刀刻上“村正”的刀铭,希望借此讨个好彩头,来斩下幕府将军的脑袋,一时各种“伪村正”泛滥,连许多“正宗”都遭了殃~~ 到明治天皇实行“禁刀令”,武士刀从此失去了实战价值,而基本沦为艺术品,历经坎坷的“村正”也随着不断流传的妖刀传说,身价水涨船高。
以“村正”为刀铭的刀工大约有3、4个,这一把是二代村正的作品,而所有的“村正妖刀”中最出名的是初代作的“千子村正”和三代的“妙法莲华经”(又称妙法村正)。目前真正的“村正”刀在日本属于国宝级的文物,价值动辄千万以上。村正中最著名的“妙法莲华经”,我只找到它的拓片,不知道是不是给近藤静也弄去了~~~
日本刀的制造技术最初源自中国,最早的日本刀跟唐刀是完全一样的。但中国自宋之后轻视武功,以科举选仕,以文制武,民间尚武精神日益衰退,至今剩下的精华有多少,各人心里应该都有点数。而日本在中国的锻刀工艺基础上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在复合折叠锻打和热处理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弯曲的刀型自一千二百年前出现至今基本没有改变,而品质日趋完善。至明治9年颁布禁刀令,武士刀逐渐沦为工艺品后,锻刀技术仍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进步和发扬,甚至举行全国性的刀匠作品选拔赛来发掘优异,褒扬传统。 至今在日本做传统武士刀的刀匠,是要在政府注册的,由政府提供锻冶原料,依传统方式打造,每月限造长刀两把,以避免出现粗制滥造的产品,伤害传统技艺。反观铸剑圣地龙泉,数千刀工里,真正懂得传统锻造技艺的又有几人? 绝大部分都是在倒腾半成品的钢条,做做冠以各种美名的“湛卢剑”、“村正刀”...
若要削断枪管,限定日本刀的前提下,关键是看用刀的人。传统打造的真正日本刀,刃口硬度在HRC60以上,刀身韧度又极好,在斩道高手的手里,应该能断枪管,只是不见得一定能“毫发无伤”。其实斩钢管之类,最合适的是无锋重剑,日本刀最出色的性能是体现在斩切人体上。。。 以至现在的居合道与拔刀术中非常重要的“试斩”,即是以8张草席紧紧卷扎于直径约5cm的毛竹竿上,草席需泡水一夜,以此模拟人体肌肉骨骼的状态,试斩者干净利落地一刀切过,草席毛竹应声而落,切口无丝毫毛边。不过这种“死刑刀法”为剑道与古流居合练习者所不取,此乃题外话...
杀死比尔里的情节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和夸张的,试问谁能公然带武士刀上飞机而且竖在自己座位旁? 何况里面的都是现代刀,村正则是一把古刀。还有那位大师叫什么不好偏要叫服部半藏... 要是叫XX代村正说不定还可以寒一下~~
日本刀的锻造:
前面说过日本刀属于复合折叠锻打,它的最基本
日本民间传说中的妖刀一共有几把
日本十妖刀
一. 天业云剑.
二. 布都御魂.
三. 十握剑.
四. 村正妖刀.
五. 物干焯.
六. 鬼丸国纲.
七. 七支刀.
八. 村雨丸.
九. 鬼徽一代.
十. 直刀零毁.
一. 天业云剑.
天业云剑~从大蛇之尾获得的三神器之一
所有者:倭建、历代天皇
时代:神代~现代
地域:日本
出典:古事记、日本书记等
天业云剑是从令人恐怖的八岐大蛇体内出现的神剑,就连诸神使用的十握剑都有所不如。后来它成为了倭建的配剑,并成为日本的三大神器之一。究竟这柄剑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在日本的皇室从神话时代以来就一直流传着“三种神器”的传说,这就是天照大神在天孙降临的时候赐予琼琼杵神的八尺镜、八尺琼曲玉和天业云剑。如果没有这些神器,那么新天皇的继位将不被承认,它们可以说是王权的象征。
三种神器中的八尺镜和八尺琼曲玉是在高天原所制的正宝,符合神器的身份,尤其是八尺镜据说是天照大神的分身。而天业云剑则是从令人恐怖的八岐大蛇体内得到的,这似乎和神器的称呼有些不符。
可是,为什么天业云剑最终会被列为三种神器之一呢?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不为人们所知的故事……
天业云剑在神话中登场,无论是《古事记》的记载或者《日本书记》的记载都是从须佐之男的大蛇退治开始的。
这个叫做八岐大蛇的魔物就象它的名字一样,是个头和身体分成了八部分的巨大的蛇。双目闪耀着红光,在后背生长有松树等,它的身子跨越了八个山谷和山峰,是少有的可怕魔物。
每年它都要吃七个少女,这一年刚好须佐之男路过听到一位老人的叹息,知道他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于是自告奋勇去斩杀大蛇。这时的须佐之男刚刚因为犯错而被从高天原流放到苇原中原。
须佐之男准备了八大桶美酒,等待八岐大蛇的到来。不一会儿功夫,八岐大蛇出现了,它什么也不想就将八个头埋入桶中,把酒喝了个干净,然后醉醺醺地睡了过去。须佐之男从藏身处跳出来,用腰间挂着的十握剑斩杀八岐大蛇,此时从八岐大蛇身体里涌出来的血流成了河。
就在须佐之男斩断大蛇尾巴的时候,众神使用的十握剑砍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须佐之男十分奇怪,砍开大蛇的尾巴一看原来是一柄锋利的太刀。因为八岐大蛇的头上经常有云覆盖,所以这柄剑又被称做业云剑(天是尊称),须佐之男把这件珍贵的宝剑献给了天照大神。
就这样,天业云剑留在了高天原。后来,天照大神将三种神器交给了琼琼杵神,并留言说:“唯独琼琼杵神可随时把三宝供奉在她的面前,可随时求她帮助。”
天业云剑再次出现是在后代日本神话中的悲剧英雄倭建登场的时候。
关于倭建的形象,《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的描写完全不同。在《古事记》中的倭建是个不择手段的乱世英雄,但是相对的《日本书记》中的形象却是忠实效忠天皇的武士。
这种差别的产生是因为《日本书记》成为国家的官选历史书,为了提高大和朝廷的权威而编纂。既然是正式的文书,那么不合事宜的事情和有害权威的史料当然不会记载(因此直到今天对《日本书记》抱有疑问的人仍然很多)。如果想要更加贴近人物的原形,参考《古事记》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所以这里我们用《古事记》的记述来讲述倭建的故事。
倭建是当时的皇帝景行天皇的儿子,他幼时的小名叫做小锥命,是三个太子(古代的日本太子并不限定为一个,而是在很多的太子中选择最后的继位者)中的一个
小锥命有个哥哥叫做大锥命。一次,父亲(景行天皇)让他去召唤来一对因美貌出名的姐妹,但是大锥命看到这对姐妹后马上被她们的美貌所吸引而陷入情网,连惯例的早晚宴席都不参加了。
对此十分担忧的景行天皇对弟弟小锥命说:“你去告诉你的哥哥,无论如何惯例的宴席一定要出席,如果他不理会就好好地教训一下他。”过了数日,众人还是见不到大锥命的影子。感到奇怪的天皇询问小锥命,于是他说,“大锥命已经被折断了手脚用席子裹着扔到荒野了。”
景行天皇对儿子的粗暴感到震惊,感到不可以让他再呆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就命他去征讨西方的熊曾。
倭建从这时起,踏上了他的壮烈的流浪之旅。历尽艰辛到达西国的小锥穿着女装潜入戒备森严的熊曾的家里,漂亮地干掉了他。
熊曾的同伙惊叹于小锥的勇猛,于是称他为将“倭建”这一名字献给了他。以后,人们对小锥表达赞扬之情的时候就称他为“倭建”。
倭建平定了那里的山神、河神、洞穴神,并且击败了出云建,凯旋回归。但是等待他的不是奖赏,而是转战东方的命令。对于当时国中的人来讲,倭建已经是个与周围的荒神一样可怕的家伙了。在出发前,倭建去伊势神宫看望叔母倭姬,在那里他得知了天皇的深意。“天皇不想我活在这个世上。” 面对失意的外甥,倭比壳交给他一个袋子和一柄宝剑。“这柄剑是神宫的宝贝—— 草雉剑(天业云剑),对你去征讨荒神会大有帮助。还有,这个袋子要在最危险的时候打开。”
原来,三种神器自从天孙降临以来一直存放在宫中,在崇神天皇的时候对剑和镜子进行了仿造,原物被转移,而伊势神宫就是为此建造的。拿到长剑以后找回勇气的倭建和国造的姑娘美夜受姬定下了婚约,继续向东进发。 但是,他在相模国却差一点死掉。
“在这片荒野之中有一个大的沼泽,在沼泽中住着令人恐怖的荒神。”
倭建轻易地相信了野蛮人的话进入了草原,但是野蛮人在他们的身后放起火来。处在进退维谷中的倭建想到叔母的话就打开了袋子,袋子里面的是一个打火石。皇子砍掉周围的草,将贼人全部斩杀。还有一种说法是宝剑自己出鞘砍开了皇子周围的草,天业云剑的另一个别名“草雉剑”,就是因此而来。奇迹般地捡回一条命后,倭建继续东征,尽管是没有希望的未来,但是他还是不断地取得胜利。凯旋的皇子和美夜受姬结婚,后来他又继续去征讨伊吹山的恶神。
这时皇子心爱的神剑留在了他深爱的美夜受姬身边,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皇子的征讨颇为不顺,后来因为妖怪爆发的大冰雨苦恼而染上重病,在回家的途中死去。
美夜受姬在皇子死后一直守护着神剑,但是可能是年老的关系,她齐集一族的人在热田建造了神宫,用来供奉这柄长剑,这就是热田神宫的起源。朝廷对这件事也没有特别的重视,于是神剑后来就长时间地留在了热田神宫。
但是在大化改新(668年)后的第2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新罗的僧人道行偷盗神剑的事件。
道行深夜潜入神社用袈裟包裹神剑逃到伊势,但是神剑在夜间突然消失又返回了神社。不死心的道行再次去神宫盗来宝剑,取道摄津回新罗。但是,在出港的时候遇到了大风浪,不得已只好返回。
这时在神的托梦中知道神剑被人偷盗消息的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展开搜索。看到这样情势,道行为了避免被捕想要将神剑扔掉,但是神剑却如何也脱离不开身体,道行没有办法只好投降。
得到神器差点流传到海外这一消息的朝廷将神剑收回到宫中。但是在朱鸟3年(688年)天武天皇病倒了,据说原因就是这把神剑,于是神剑又被送回了热田神宫。
这以后的大部分时间,神剑一直在热田神宫供奉,直到现在……
因为是被当作国家的宝物看待,即使是天皇平时也不容易看到,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天业云剑确切的样子。但是,在江户时代的藏书《玉签集》中讲述四五个神官盗剑时却有神剑样子的记载:体长二尺七、八寸。剑刃的样子象菖蒲叶,剑身很厚。剑柄的装饰犹如鱼的骨节,剑身通体白色。如果这段记载准确的话,那么天业云剑与遗迹中出土的古代剑形状相似,也有人说和中国剑的类型相似。还有就是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神剑是铁制,但是从它白色的特征来看,应该是掺有锡的铜剑。
天业云剑是从八岐大蛇的体内得到的剑,在神话中的八岐大蛇是有意义的存在……那就是本地的旧权威。
须佐之男将其打倒,夺取了象征权力的剑。作为夺取了旧权力的象征,可以显示新主人更加强大的实力。
天业云剑在历史上的两次大的登场是在天孙降临和倭建东征的时候,这都是住民统一和王权确立的时期。
天业云剑被列为神器是种不正常的现象,也许就是为了证明朝廷的武力,必须要用战争中的战利品来表达吧。
二. 布都御魂.
布都御魂~流传至今的杀神之刀
所有者:建御雷神、神武天皇
时代:神代、现代
地域:日本
出典:古事记、日本书记等
在天孙降临之际,有一只奇怪的大熊用妖力挡住了天武天皇东征的路途,这是本应该被建御雷神平定的反抗势力熊野之神的化身。为了救助陷入绝境的琼琼杵的性命,建御雷神使用了三灵剑之一的布都御魂剑。
在《源平盛衰记》中这样记载着:“在神代时期有三支灵剑,即天十握剑、天业云剑和布流剑。” 这里说的天十握剑就是天羽羽斩,是斩杀八岐大蛇的须佐之男的配剑,天业云剑就不用说了,最后的一柄剑名字比较奇怪,实际上它是平定苇原中国的建御雷神的配剑,在《古事记》中是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的灵剑。
在神武天皇东征的途中,突然出现了一只大熊,一会儿又消失了。但是天皇和军队被熊的毒气吹到,面临死亡的险境。这只大熊其实就是荒神的化身。这时,一个叫做高仓下的人出现了。他走到天皇面前,手里捧着一柄太刀。突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天皇醒了过来,他用这柄太刀斩杀了大熊,于是全部军队都苏醒过来。
“你是如何得到这柄刀的?”天皇问高仓下。
“昨天晚上我在梦中看到天照大神和高木神质问建御雷神的场面。神说,你平定了苇原中原,但是为什么让我的子孙们受苦呢?你应该下去人间看看。对此建御雷神说,现在还不是我下去的时候。这是可以平定国家的太刀,我会将它扔到高仓的仓房里。……早上我醒来,觉得很奇怪,于是去仓房查看,果然发现了和梦中一模一样的灵剑。”
这柄剑在《古事记》中被称做佐土布都神,也有叫布都御魂的。在《日本书记》中叫做师魂。这些称谓实际上都是指同一柄剑。布都御魂帮助神武天皇平定了熊野的荒神,到了崇神天皇的时候它被当作主祭品供奉在石上神宫。这个叫做石上神宫的神社在记纪神话中是个十分重要的所在。传说中说这里收藏着以布都御魂为首的很多宝物,象天日枪的枪、八尺琼曲玉和天羽羽斩等。因形状奇怪而有名的七种武器也是在这个神宫发现的,就好象是朝廷的一个武器库,大量贵重的物品都收藏在这里(大多在战国时期散落各地)。
石上神宫在很长的时期都设有不允许平常人踏入的禁地,在那里供奉着神剑布都御魂。证实这个传说真实性的是明治时代的大宫司——菅政友。在得到了神诋官许可后,菅政友开始挖掘禁地,在找到勾玉的同时还有古代传说的太刀。他确认这就是传说的三灵剑之一——师魂。此神剑现在还在石上神宫供奉着。不过,据说在鹿岛神宫还供奉着另外一柄布都御魂,这柄剑现在被定为国宝,公开让人们参观。在鹿岛神宫的布都御魂是一柄很长的单刃直刀,剑刃的长度达到224厘米(含剑柄达到270厘米!)。具有区别于普通长剑的威严感觉,而且剑身比较细长,剑锷也只有4.2厘米宽(剑刃前端2.85厘米)。因为是铁制,经过长期的岁月侵蚀上面生有铁锈。
布都御魂的剑鞘和剑柄考证后判断是平安时代所制,刀本身的制作年代根据刀的形状判断类似上古刀,应该和正仓院的太刀类相似,但不肯定。即使被称做太刀,但是在普通只有70厘米左右的日本的刀剑中,鹿岛神宫的布都御魂还是独放异彩,可以说是异形的长剑。这么长的兵刃普通人根本无法使用,即使携带也会有困难,要想挥舞这样的长剑必须要有超出常人的神力……不过还不止这些,就算是可以使用,但是刀身可以承受这样的冲击力吗?一个人如何才能将刀从刀鞘中拔出来呢?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已经知道在日本现在有两柄叫做布都御魂的长剑流传下来,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的呢?在鹿岛神宫中的横刀是那样的一柄超越常识的“超级刀”,究竟石上神宫的布都御魂又是什么样的一柄刀呢?也许也是极长的横刀,而且神代的武器应该是双刃的长剑吧
三. 十握剑.
——击败诸神的神剑
所有者:依邪那歧、须佐之男等
时代:神代
地域:日本
出典:《古事记》、《日本出记》等
十握剑在神话中多次登场,而因这柄剑诞生的神也有很多,这是一柄真正的神剑。
第一个拥有十握剑的是众神之父依邪那歧。侵犯依邪那歧之妻的恶神就是被这柄剑斩下了头。那时从剑锋滴下的血诞生了三神。据说这些神都和剑的锻造有关(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之尾羽张),这柄剑是所有剑的始祖。后来,这柄剑传给了他的儿子须佐之男。须佐之男被父亲任命去治理海原,但是他想念母亲依邪那美而无心工作,只是每日哭泣,愤怒的依邪那崎下令将须佐之男流放国外。须佐之男去姐姐——高天原支配者天照大神那里辞行,但是天照大神对须佐之男的来意并不十分相信。于是两个人在天之安川举行“宇气比”仪式(事先讲好结果表示的意义,然后通过真实性来证明真实性的咒语)。天照大神将须佐之男的十握剑折断成三段,于是三段都粉碎变成了三位女神。须佐之男也借来天照大神的八尺琼曲玉,照样子折断使之变为五位男神。因为他们规定女神出现说明圣洁,因此证明了须佐之男的心是纯洁的。
但是本应粉碎小时的十握剑又在神话中继续登场,须佐之男斩断八歧大蛇时用的仍然是这柄十握剑,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羽羽斩。天是尊称,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说天羽羽斩就是斩断大蛇的圣剑的意思。
关于圣剑最后下落的传说很多,但实物没能流传到今天,从它的名字看来,大概有十握那么长。一握是四根手指的长度,由此可以猜想到此剑也一定是柄大剑。
四. 村正妖刀.
围棋定式中有个“二间高夹定式”有个不好听的名字,叫做“村正妖刀”,这个名字和日本德川时期的一段故事有关。
村正 (Muramasa),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在伊势桑名一连三代的铸刀人的名字,也是他们产品的名字。村正铸刀人的制品很多,由短刀到枪都有,所有村正的名刀都有华丽的装饰,且锋利无比,刀刃两边一致的波浪形纹就是村正刀的特征。
天正七年 (1579),德川家康嫡子松平三郎信康的妻子德姬(织田信长之女)因与家姑筑山殿相处不和,遂寄信与信长,说筑山殿和信康与武田氏勾结,信长遂逼家康赐死筑山殿,把信康放逐到二俣城。九月十五日,信康被逼切腹自杀。当信康切腹之际,被派遣成为介错人的是服部半藏正成和天方山城守通纲。当时具体的职务是半藏担任介错,通纲担任检视,事实上他二人都很不愿担任此任务。当信康切腹时,三人都十分悲伤,尤其是半藏,在信康切腹之后已无法举刀,而使信康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此时通纲见状,不顾悲痛,毅然拔刀砍下了信康的头。事后二人一边哭泣、一边向家康报告信康临终时的情形,家康也十分伤心。突然,家康问通纲介错时用的是哪把刀,通纲回答说是“势州村正”,家康顿时颜色大变。
事实上,家康以前的松平家两代当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 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于天文四年(1535)在尾张国守山被家臣阿部弥七郎暗杀,当时弥七郎用的就是“千子村正”;天文18年(1549)3月,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被近臣岩松八弥暗杀,当时八弥的佩刀也是村正。而家康本人幼年在骏河时也曾被村正刀伤了手指,这些虽然都可以说是巧合的,但是在庆长五年(1600)关原合战中织田河内守长孝(织田有乐齐嫡子)的长枪又误伤了家康的手指,即当年受伤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长枪也是势州村正制的,这一切不得不让家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经过种种不祥的经历,德川家康觉得村正的制品对德川家不利,所以下令德川家不能再使用村正的制品。从此,再没有关于德川家与村正的传说出现,但却有人专用村正制品对抗德川,成了反德川政权的一种风气。对德川幕府反感的大名福岛正则和真田幸树都相信村正刀有着克服德川的神秘力量,抱着倒幕的决心秘密收藏。
就这样,政治上的事情传到民间就逐渐变成了光怪陆离的神秘传说:
传说一)松平的武士发疯杀害自己的友人,所使的刀就是村正刀(《半日闲话》)。
传说二)售卖村正刀的刀商,用一把没有村正雕刻的村正刀把自己的妻子杀害(《耳囊》)。
传说三)小偷把代代相传的村正刀偷走后,把自己的手切掉(《福井县民话》)。
很多村正刀的传说都指称,当人拿上了这把刀后便会失去常性,“村正刀”被认为是一把嗜血的刀。 将“二间高夹定式”称作“村正妖刀”,可能就是因为其变化复杂,某一方只要一不小心,便会当场死亡吧。
五. 物干焯.
秘剑燕返之剑 物干竿(备前长船长光)
在剑豪?宫本武藏的对手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大概就要算是青年剑士佐佐木严流(小次郎)来。在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和村上元三的《佐佐木小次郎》等人气小说中,这个美丽的剑士手里的长刀就是物干焯。
与满身污垢的武藏相对应,佐佐木小次郎是个衣着华丽的剑士。根据街头巷尾的传说,作为武者游历诸国的佐佐木小次郎在周防国(山口县)斩落了空中飞翔的燕子,创出了绝学“燕返”。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在《二天记》中,记载称小次郎出生于越前国(福井县)的宇坂庄净教寺村,师从福田流宗家的福田五郎左卫门入道势源。与福田流的一尺五寸(约50厘米)的小太刀不同,小次郎擅长用三尺左右的大太刀(约1米)。后来在与势源的弟弟较量中取胜,自成流派,这就是“严流”。这样的说法与那个斩落燕子的青年结合起来,就基本确定了佐佐木小次郎的形象。
但是,《二天记》是宫本武藏死后120年,由他的弟子所书写的作品,因此其中对于小次郎的描写缺乏真实性。在《二天记》中记载,在后来被称为“严流岛”的关门海峡的船岛比试的时间是长庆17年(1612),当时小次郎18岁。但是在同一本书中所记载的福田势源其全盛时期是永禄年间(1558~70),时间上出现了矛盾的地方。被武藏击倒的小次郎的年龄在各种传说中是20到70岁之间,无法确定。而在宫本武藏自己所写的书《五轮书》中并没有佐佐木小次郎的记载。
剑豪?宫本武藏的最高峰被定格在与佐佐木小次郎之战的理由可以在北九州市小仓北区的手向山“武藏显彰碑”的碑文中找到。这个碑是在严流岛决战42年后由武藏的养子宫本伊织建造的,撰文的是晚年与武藏交好的春山和尚。在有限的字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战对后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碑文中这样记述小次郎的刀。
“严流,三尺余长的白刃,击术变化万千。”
另外,在《二天记》中这样写到:“带着三尺长的刀,备前长光的刀。”
后来十分有名的“物干焯”当然是绰号,不是刀的正式名字。在《二天记》中说这柄刀是备前长船长光锻造的刀。在**和电视中登场的小次郎多是在后背背负物干焯,实际上究竟是否真的是这样呢?因为现在没有实物存在只能推测了。
物干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长,也有的说这是一柄野太刀。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它的刀柄也应该非常的长。再就是因为刀太长了,无法在腰间挎着,所以只好背负在肩上。
如果碑文和《二天记》的记载可靠的话,物干焯应该在90~100厘米之间。在历史上像这么长的刀也有不少,但是作为用刀一对一战斗的剑客来说,则是十分少见的特例。
在《二天记》中将物干焯叫做“备前刀”。备前国(冈山县)在《古今集》中就有“铁的产地,刀工圣地”的记载。名词“备前物”多数场合下就是指那里所产的名刀。在《平家物语》中三尺九寸、《源平胜衰记》中三尺九寸的奇怪的大太刀就是备前刀。而物干焯又是经备前非常有名的刀工长船之手锻造的。
与小次郎的物干焯相比,武藏也有过几次用长兵刃击退对手的经历。在《二天记》中记载,击败扶桑随一兵法家吉冈清十郎后,武藏接受他的弟弟吉冈传七郎的挑战。对方用五尺的木刀攻击过来,幸好木刀无刃,武藏夺过木刀并将他的头骨击碎。
长庆17年4月13日,武藏去往与佐佐木小次郎决战的船岛。他向船家要了船桨削成木剑,长度在四尺一寸五分到四尺六寸之间。总之是比小次郎的物干焯长30厘米以上的长兵刃。长度超过1米40公分的木刀就是与小次郎对抗的秘密武器。
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两个半小时左右,武藏来到了船岛。他首先将大刀留在船上,腰间挎着小太刀上岸。之后才带着木刀来到沙滩。也有的说之前武藏用海水将木刀浸泡使其重量增加,并将其背在身后不让小次郎发觉木刀的长度。
虽然小次郎的剑风凌厉,无奈却被更大更长的木刀克制而无法施展。武藏却早已经看清楚了物干焯的特点,而且也完全把握住了自己木刀的性质。被击碎了头骨和肋骨的佐佐木小次郎倒在了沙滩上,长兵刃物干焯被比它更长的兵刃所破。
六. 鬼丸国纲.
鬼丸(平假名:おにまる)是日本皇室所珍藏的日本刀,通称为鬼丸国纲(おにまるくにつな)。它是所谓“天下五剑”之一。现存日本皇宫。
鬼丸是京都粟田口派的刀工、粟田口家六兄弟中排行最末的国纲的作品。它是一把太刀,刃长78.2cm,反3.2cm,刀铭为“国纲”。
据太平记记载:镰仓幕府的初代执权北条时政经常被梦中出现的小鬼折磨,虽然请了阴阳师来做法事,但是却没有作用。有一天夜里,有个老年人出现在他的梦中,自称是“太刀国纲”,并说“我因为被脏的人手握过而无法从生锈的鞘中拔出,如果北条大人想早点惩办妖怪的话,就请快擦掉我身上的锈吧”。北条时政于是心领神会,擦净了被称为国纲的太刀。那时时政的房里有个火盆的脚用银做成鬼的样子,与在他梦中出现的鬼十分相似。在旁边立着的刀突然向火盆倒下,切掉了那个鬼形台脚的头。从那以后,骚扰时政的小鬼不再出现了。据说因为这个事件,北条时政为这柄刀起名叫“鬼丸”。
鬼丸是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氏的传家宝。后来镰仓幕府灭亡,北条家与幕府同归于尽,此刀落入新田义贞手中;不久又被建立室町幕府的足利家获得,成为其家传宝物。在战国时代后期室町幕府衰微后,末代将军足利义昭把它赠给了织田信长;后又由信长传给了丰臣秀吉(也有由义昭直接赠给了秀吉的说法)。丰臣秀吉把鬼丸托付给本阿弥光德。大坂之战后德川家康权倾天下,鬼丸亦成为德川家之物,不过仍由本阿弥家受命保管。后水尾天皇的皇太子诞生时,德川秀忠将其作为庆生礼物献给天皇;然而皇太子不久死亡,此刀遂被认为不吉利,于是再次交给本阿弥家。江户幕府灭亡之后,鬼丸于明治14年(1881年)被本阿弥家的后人献给明治天皇。现藏于日本宫内厅
七. 七支刀.
七支刀~联系今古的铭文
所有者:无
时代:神代
地域:日本
出典:日本书记
从刀身突出六个分叉,看起来没有什么实用性,但是这么有趣的造型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目的而锻造的呢?刀身上的铭文给了我们提示,七支刀把我们带到了1600年前的过去。
作为石上神宫的众宝,七支刀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剑身的两边分别有三个分叉突起,造型非常特殊。刀身长65.5厘米,插入鞘中的长度是74.9厘米,剑身稍薄。
作为剑来说,这个武器没有什么实战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只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完全不能发挥剑的劈砍作用。被砍中的人虽然会感到疼痛,但是不会带来致命的伤害。不仅如此,在这柄剑上没有装固定剑柄的钉子,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剑去战场的话,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剑身飞出去。
总之,七支刀虽然是武器的样子,但是它的真正目的却决非战斗……如果要知道它的真正的用途,就要看剑身上面的61字的铭文。在江户时代作为“六叉之剑”出名的这个武器被人关注是在明治时期。石上神宫的大宫司菅政友在检点神宝的时候发现了这柄剑。生有厚厚铁锈的剑身发出金光,身为学者的菅政友对此发生了兴趣,他剥落了铁锈去读上面的文字。在正面刻有34个字,背面有27个字,大部分的字都已经无法读取,只可以隐约看到全文的轮廓。因为当时的情况不能够公开发表,因此菅政友在退任的时候将铭文的刻画图留在了神宫里。过了很久,后来的学者星野恒看到了这张图,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名为神宫记的
文章。
后来就有很多的研究文字的学者继续考证,对残缺的文字进行填补,现在终于可以懂得它的含义了。从铭文中就可以看处七支刀的铸造意图,这是具有仪式意义的用来装饰的剑。作为装饰品,尤其是赠品一定会用最珍奇的材料制造吧。在刀剑中用于如此目的的恐怕还不会很多。现在这柄七支刀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也不是因为它作为刀剑的价值,而是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日本古代的名刀有哪些?
1.名物大典太光世:刃长66.1CM,刀的弯度大,外形很有气魄。平安后期筑后国刀匠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
刀铭:三池光世
2.数珠丸恒次:找遍所有相关资料都是一句话“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日莲上人所有”。从刀的名字上分析,“数珠丸”表示和尚用的刀就像平常挂在脖子上的念珠一样,类似中国的戒刀。至于“恒次”就不好分析了,日本刀的名字很乱套,有正式名称,有别号,刀工的名字,执刀者的名字,甚至不少名刀都是因为被杀者而知名。日莲上人是日本镰仓幕府时代最后一位宗教改革家,而且也是一位最富於战斗精神的宗教实践者,创有日莲宗。
3.童子切安纲:太刀,刀身长80厘米,形状似古刀,直刃,刀幅、刀锷2.9厘米,刀尖1.9厘米。由伯耆国的刀匠安纲打造。源赖光用此刀斩杀大江山中名叫酒吞童子的鬼神之后,由此而得此名。这柄刀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继使用过,现在也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4.三日月宗近:相传是山城国刀工三条宗近所作的刀。沿刀纹排列有半月形模样花纹,因此而得此名。关于此刀的其它事迹也如“数珠丸恒次”一般,相关资料皆语焉不详。
5.鬼丸国纲:锻冶匠国纲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相传镰仓幕府的第一个将军北条时政在梦中以此刀砍下鬼首而得名“鬼丸”,成了北条家的传家宝。北条家灭亡后,被新田义贞和足利将军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当时的当权者所拥有,且被他们视为天下的名刀,明治时代被天皇收藏,流传至今。
◆ 传说中的灵剑
1.天业云剑:此剑就是超级闻名的草剃剑。剑身通体白色,长二尺七、八寸,剑刃的样子象菖蒲叶,和中国剑的类型相似,剑身很厚,剑柄的装饰犹如鱼的骨节。此剑和八尺琼曲玉、八尺镜并为日本三宝。传说为须佐之男杀死八岐大蛇时,从大蛇尾巴内发现的神剑,就连日本诸神使用的十握剑都有所不如。因为八岐大蛇的头上经常有云覆盖,所以这柄剑被称做业云剑(天是尊称),又因为这柄剑能自己出鞘砍草,所以得到“草雉剑”的别名。据说天业云剑有实物,但在源平合战时,安德天皇溺水身亡,天从云剑随之沉入海底。
2.十握剑:相传是日本创世神依邪那崎的配剑,据说得名的原因是剑身有十拳长。须佐之男用来斩断八岐大蛇的就是这柄十握剑,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羽羽斩。天是尊称,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说天羽羽斩就是斩断大蛇的圣剑的意思。在《日本书记》中还有另一个称呼是天蝇斫斩,起因是苍蝇飞到剑刃会被剑气所伤的传言。这柄剑在砍碎八岐大蛇时与天从云剑相击而损毁。
3.布都御魂:是建御雷神的配剑,在《古事记》中是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在《日本书记》中叫做师魂,《源平盛衰记》中叫做布流剑。明治时代的大宫司菅政友挖掘禁地石上神宫,确认了这把传说灵剑的存在,此剑现在还在石上神宫作为主祭品供奉着。但是,据说在鹿岛神宫还供奉着另外一柄布都御魂,是一柄很长的单刃直刀,刃的长度达到七尺四寸(224厘米,含剑柄达到270厘米)。具有区别于普通长剑的威严感觉,而且剑身比较细长,剑锷也只有4.2厘米宽,剑刃前端2.8厘米。这柄剑现在被定为国宝,公开让人们参观。
4.鬼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原名髭切,与另一把名刀膝切配为一对。据说手持两刀攻击的时候一刀攻击面门,一刀攻击膝盖,因而得名。后来两把刀传到源赖光手里,他将其中的髭切交给渡边纲。传说渡边纲用髭切在五条渡口切下鬼神茨木童子的手腕,因此髭切有了“鬼切”的称呼,后来木曾义仲又用鬼切在户隐山杀鬼。再后来此刀又传到源赖朝手中,成为日本当权者才能使用的宝刀
5.蜘蛛切:原名膝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源赖光斩杀酒吞童子以后,得了疟疾而躺在病床上,用膝切斩杀了趁他得病而化身为妖僧法师,前来暗害他的蜘蛛精。于是斩杀蜘蛛精的膝切就又有了“蜘蛛切”这一别称。
6.七支刀:又名六叉之剑,石上神宫的重宝,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刀身的两边分别有三个分叉突起,造型非常特殊,刀身长65.5厘米,插入鞘中的长度是74.9厘米,刃身稍薄。作为武器来说,基本没有实战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完全不能发挥剑的劈砍作用,不仅如此,在剑柄上也没有装固定用的钉子,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剑去战场的话,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剑身飞出去。此刀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也不是因为它作为刀剑的价值,而是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鬼丸御魂搭配阵容”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